文学到底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?
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张三夕教授公开课《中国文学与文化十讲》的发刊词。听课办法见文末。
谈到“文学”两个字,你不会陌生,因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文学的滋润和启迪。但我要进一步问你,文学到底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?你不一定说得清。今天,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。
我认为,文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: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,它让我们更加诗意地活着,它让我们学会更优雅地表达,它是我们亲近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。下面我为你一一道来。
第一点,文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。
什么是文学呢?
它关注人、关怀人。文学由人创作,写的是人的悲欢离合、爱与恨、喜悦与伤感、现实与希望。好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是活生生、丰富而全面的人。那背后的人,既是作者,也是书中人,更是读者。我们都能在文学作品中,重新发现自我和人性。所以说,“文学就是人学”,就是人的情感和心志的表达。
中国先秦的古籍《尚书》提出“诗言志”的观点,意思就是说,诗歌是表达人的感情和心志的。
文学所表达的感情和心志,能让我们真正地理解自己,理解人性。中外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,都是洞悉人情与人性的。
比如,《诗经》中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式的情歌赠答,《离骚》中屈原坚贞不屈、高洁傲岸的伟大人格,都值得我们去体味。
又比如陶渊明《饮酒》诗中所谓“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”,体现了一种对复归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我们今天的人大概很难领会这种宁静之感了,不要说在闹市之中,就算是真的躲进了山林,也很难真正拥有宁静的心灵。
那么,陶渊明为什么能这样呢?他为什么就能在闹市之中独守心灵的清静呢?
我想,这还是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系,文学给了他一份平和的心境,让他跳出这个复杂功利的世界,回避阿谀逢迎的官场,即使身处闹市之中,他的内心世界也是一片田园。
读陶渊明的诗,你的心里大概也会有那么一个平和而伟大的灵魂浮现出来,他可以对喧嚣和纷繁说不,可以将最本真的人格展现给你看。
再看《红楼梦》,这部书很多人读过,里面对美好青春和纯洁爱情的守护和追求,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人感动。读完一遍后,哪怕过了几十年,一闭眼睛,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是会打动你的心。很多迷恋《红楼梦》的朋友,不会去管它如何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,而是对使小性子的林黛玉、稳重温柔的薛宝钗印象深刻。
所以,文学就是人学,它的基础就是建立在活生生的人性之上,文学能充分表达我们每个人共有的情感和希望。
第二点,文学能让我们诗意地活着,活得更像一个人。
阅读文学,我们就能真正发现隐藏在世间一草一木之中的情感与美好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的感情往往是被稀释的,而文学则是情感的凝聚。每个人一生会经历很多的情感波折,比如好友离别时的伤感,对亲人的思念、见到想见之人心中涌出的欢喜,等等。粗糙的生活让我们的感觉迟钝,无法去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美和感动。而文学能帮我们定格这些感受。
陶渊明说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现代西方哲学大家海德格尔说:“人,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。”
然而,作为文明现代人的我们,达到上面这种境界了吗?
大多数的现代人,每天都面对着许许多多的压力。
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冲突的、紧张的、焦虑的,还是和谐的、欣赏的、审美的呢?
经济学家亚当·斯密在他的《国富论》中说:十八世纪一个普通人,能够拥有的物质享受可能超过了古代的君王,因为工业时代的生产力,比古代强大太多了。今天,我们能够享用的产品,也远远超过十八世纪的人们。我们社会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了,科技越来越发达了,商品越来越丰富了,生活方式也更多元了。但是,我们幸福了吗?满足了吗?愉悦了吗?活得更像一个人了吗?
先秦思想家管子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在物质生活富足之后,人们就会有更多的精神需要,也才有能力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。我们每天不再仅仅想着混一碗饭吃,还要有书读,要欣赏音乐,要有一定的精神修养,要有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来安放我们的心灵。文学与我们的精神修养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比如你到机场送朋友,是否心中会涌现出李白的“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”;或者看着云层之中渐行渐远的机翼,想起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;当看见一个很想见到的人,会否想起“今宵剩把银釭照,犹恐相逢是梦中”这句诗,那种相见恨晚又忐忑不安的心境,一下子就诗化了。
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、感受美,留住那些美好的感受,生活也就成了诗意的生活,我们活得也就更像一个人了。
第三点,文学能让我们学会更优雅地表达。
表达离我们的生活最近。社会交互性的越来越强,对我们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我们的很多活动都不是靠一己之力能够独立完成的,而是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来协同工作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一方面,有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,我们就能更好地与别人交流协作。一个人如果拥有很高的语言交际能力,那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,都能取得很好的交流效果。
另一方面,语言表达是个体形象的标志,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。
古人非常看重对语言能力的训练。古代士大夫必备的九种技能之中,有一项是“登高能赋”,就是说你出去参加一些集会的时候要能很漂亮地发言,能优雅而不失礼节地抒发自己的心志。
春秋时期的外交家,如果不会引用《诗经》的句子来展开外交活动,就不是称职的外交官。这就是文学性表达的才能。
因此,孔子教诲他的儿子说: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意思是说,不学习诗歌,你就不会说话。可见学习和应用诗歌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。同样表达一件事情,不同的人表达出的效果和感觉会不一样。有的人,语言表达给人感觉简洁、明了、高效和舒服,让人愉悦;而有的人,语言表达充斥着混乱、冗杂、粗鲁和庸俗,令人反感。
所以,你如果想在他人面前呈现出优雅的语言形象,那就要好好学习文学。语言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提高的,而最好的训练方式就是文学。
第四点,文学是我们亲近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。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延续五千年,积累了众多的精华与智慧,我们该怎样继承这份遗产呢?我想,学习中国文学,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最温情、最有效的方式。
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宋元戏曲史》中说:“一代有一代之文学,楚之骚,汉之赋,六代之骈语,唐之诗,宋之词,元之曲,皆所谓一代之文学,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。”
意思是说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,战国时楚国浪漫瑰丽的楚辞、汉代铺张扬厉的汉赋、六朝精致华美的骈文、唐朝的诗、宋代的词、元代的杂剧和散曲,都是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文学样式。
我认为,王国维先生的这段话,还可以有另一个侧面的解读,即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最直观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、社会生活、历史变迁和普通人的爱和恨。通过文学作品,我们可以触摸中国文化最真实的纹理和温度。
如果你想了解一种文化的真精神,那么,就去读这个国家的文学吧。
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,代表着俄国文化的厚重与深沉;卢梭和雨果,代表着法国文化的浪漫与激情。那么,中国文化是靠什么传达的呢?肯定是《诗经》的温柔敦厚,《楚辞》的雄奇瑰丽。王维的山水写意体现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空灵、静谧、自然的意境,李太白的豪情妙笔洋溢着道家文化的游仙、仗剑、任侠精神,杜甫的沉郁顿挫体现了儒家民胞物与的情怀,苏东坡的旷达悠远则融儒释道三家于一炉,进退自如,随遇而安。
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·伊格尔顿2003年出版了一部引起争议的著作《理论之后》,他认为,西方文化理论的“黄金时代”已经过去,人文科学研究应该返回到所谓“前理论”的“天真时代”。
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分析二十世纪的世界形势时,提出过一个命题叫“文明冲突论”,说的是什么呢?
他说的就是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冲突,你别看表面上都因为领土的争端、意识形态冲突而引起,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文化不同、文明不同而造成的,文化的差异是最核心的差异。
在我看来,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学,这种方式永远不会过时。
每一部文学文本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文本。每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都反映着一种文化不同的向度。可以说,文学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。
我认为,以上四点可以概括文学与我们生活的主要关系。
最后,我想总结一下阅读古典文学作品、亲近传统文化对我们过好当下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。
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?我想原因有很多,提升自我、发现新知、抚慰心灵,等等。但归根结底,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。
我们读文学、读古书,不是为了做一个学究,咬文嚼字。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、认识社会、发现美,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思想,优雅地表达,诗意地生活,做一个完善的现代人。因此,我给大学生和研究生提出的口号就是:读最古老的书,过最现代的生活。
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我进入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门下学习古典文学,到后来又进入张舜徽先生门下学习历史文献学,我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结缘,已经有四十多年了。在与文学和文化朝夕相处的岁月中,我受益匪浅,从今天开始,我也想把我的收获与你分享。
在《中国文学与文化十讲》这门课程中,我会陪你与孔孟老庄聊聊天,聆听他们的智慧;和李白杜甫唱和、交往,发现诗歌永恒的魅力;我也会和你一起读《水浒传》《红楼梦》,发现那些故事背后的人性与人情。
这里没有高头讲章,没有繁琐的考证,只有最纯粹的中国文学与文化。
让我带你通过十堂课,纵览中国文学,读懂中国文化。
→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底部阅读原文,订阅、收听张三夕教授的《中国文学与文化十讲》全部课程。
→留言回复,谈谈你理解的文学、文化与我们的生活,得赞数前三名将获得免费听课名额。
【相关阅读】
文言文写作历史悠久,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中断 | 文言文写作指南